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周围神经病大鼠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2016-11-073676点击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周围神经病大鼠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近日, 大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教研室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正己烷致周围神经病大鼠神经电生理的影响。研究指出,MSCs移植能明显改善正己烷致周围神经病大鼠的行为学和神经电生理。该文发表在2014年第02期《大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上。

       研究人员将54只SD大鼠(大鼠的一个品系, 广泛用于药理、毒理、药效及GLP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 低剂量染毒组和高剂量染毒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用2,5-己二酮(2,5-HD),分别以200 mg/kg和400 mg/kg的剂量进行腹腔注射染毒,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进行腹腔注射。染毒6周后,以上各组均随机分为2组,分别任取1组大鼠尾静脉移植MSCs,每只大鼠移植1×106个MSCs。 染毒及MSCs移植过程中,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和步态变化,并用肌电图与诱发电位仪记录大鼠尾神经传导潜伏期和神经传导速度。

       大鼠染毒6周时,高剂量组的步态评分、神经传导潜伏期、神经传导速度都优于低剂量组。MSCs移植后,随移植时间的延长,模型大鼠步态评分下降,神经传导潜伏期和神经传导速度逐渐恢复。移植5周后,低、高剂量组的神经传导潜伏期分别恢复21.63%和16.08%,神经传导速度分别提高13.38%和38.71%,与未移植MSCs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
客服热线

400-817-8855

客服QQ

776629964

预约咨询

预约咨询

预约咨询卡

Appointment consultation ca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