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外衣的万能血或将解决配型问题
记者日前获悉, 浙江大学唐睿康教授团队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万能血”,可以不必考虑血型, 灌注给任何一个病人,而他们的方法,就是“给细胞穿一件衣服”。这一制造“万能血”的新途径,于5月15日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杂志Chemical Science。
人的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的抗原蛋白决定的, 例如最常见的ABO血型系统,A型血的红细胞表面带A型抗原,B型血的红细胞表面带B型抗原。进行输血时,受血者血浆中的抗体会识别供血者的红细胞表面抗原,如果血型不匹配,抗体就会把它们定义为“外来物种”,并向它们发起进攻,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还会致命。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找寻一种用于制造“万能血”的方法,因为这对于临床输血,特别是对于紧急情况下稀有血型的施救意义非凡。
“鸡蛋受到蛋壳的保护,那我们可不可以也给血红细胞造一层壳呢?”论文的第一作者,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大转化医学研究院王本副教授说,他们希望能在实验室中创造出带“壳”的细胞,赋予细胞不同的功能与特性。给红细胞“穿衣服”,让它们“骗过”细胞表面抗原,另辟蹊径造出“万能血”。这件衣服既“不能裹得太严实,这样会影响细胞膜本身流动性,但也不能裹得太松,这样抗原可能会‘暴露’。”对此,团队成员们做了很多的尝试,最后选定了聚多巴胺。聚多巴胺非常灵巧,它可以通过前驱小分子多巴胺的原位作用形成表面修饰,而且所得到的聚多巴胺层的组成单元也是人体内原本具有的物质。
根据体外实验证实,“穿新衣”的血液在错配的情况下,原本应该发生的抗原反应并没出现,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依然保持不变,例如携氧能力。为了进一步验证,课题组还进行了小鼠试验,改造后的红细胞保持着原始红细胞的行为特征,拥有类似的生命周期,即便经过多次输血,也没有激起受血者的免疫反应。
“如果储存大量 '万能血' 以备紧急情况快速输血之需,或者用于应对稀有血型人群的血液储备不足,对于医疗卫生工作都将是无价的资源。” 尽管这一研究展示了令人兴奋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唐睿康教授认为,目前来说它仍然只是一项技术手段,要真正造福普通病患,还需要进一步的大动物模型实验,和临床前试验,这样才能够放心地使用。
上一条:干细胞移植与再生医学
下一条:不求人:激活自身肝脏干细胞
预约咨询卡
Appointment consultation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