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救治老年性黄斑变性失明症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导致失明的最常见的原因。来自德国波恩大学医院眼科和纽约神经干细胞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利用干细胞来替代眼睛中黄斑变性损害的细胞的方法。研究人员以小兔子为实验对象,植入兔眼的细胞存活了数周。研究结果呈现在《干细胞报告》杂志。
黄斑是视觉最敏锐的部位,位于视网膜中心,能识别形状、大小、颜色、纵深、距离等大多数光学信号。如果黄斑结构发生变化,导致视神经细胞受损,则中心视力就会下降。黄斑变性可以由很多原因引起,最常见的与年龄相关,因此又称老年黄斑变性。患者视敏度逐渐丧失,阅读和驾车能力也可能会丧失,视野的中心模糊,仿佛覆上了一层面纱。这是由于视网膜下细胞层(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受损所致。如果得不到及时、规范治疗,2年内85.1%的患者将致盲,给工作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经济负担。
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有近3000万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面临失明危机。50岁以上人群中老年性黄斑变性患病率达到15.5%,约每7人就有1人是老年黄斑变性患者。到目前为止,AMD没有治愈良方,治疗只能缓解症状。
针对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严重局势,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都在探究新的治疗措施。德国波恩大学医院眼科和纽约神经干细胞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们合作开发出了针对黄斑变性损害的细胞而移植新细胞的技术,他们在小的聚酯片上培育干细胞来源的RPE细胞,进而产生了很薄的细胞层,然后研究人员将这个单层的RPE细胞移植到小兔子的视网膜下。四天后,研究人员利用层析成像方法来检查移植的细胞是否已经融合到周围的细胞层。 结果发现这些植入的细胞还活着,这表明它们已经融入周围的细胞。一周后,植入的细胞层仍然很稳定。即使四周后的组织检查显示移植的细胞还是完整无缺的。该研究论文的首席作者波恩大学Boris V. Stanzel博士说,“实验结果证明,成体干细胞分化而来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有潜力替换老年性黄斑变性破坏得细胞。” 此外,新研发的移植方法将有可能测试哪些干细胞系适用于眼部移植。
预约咨询卡
Appointment consultation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