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寻求干细胞疗法,缺血性坏死轻松治愈
据印度《德干先驱报》报道,31岁的巴基斯坦人Imran Qureshi长期的髋关节缺血性坏死病在异国城市班加罗尔得到救治,且使用的治疗方式是新兴的干细胞疗法。缺血性坏死是由于血液供应受阻而导致的骨细胞死亡,最终骨组织塌陷。股骨头(髋部)是最常见的受损部位,患者出现髋部异常疼痛、活动受限、行走困难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群体,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
Qureshi 在两年前确诊患了髋关节缺血性坏死。Qureshi 这样来形容确诊时的心情:“我真的是彻底绝望了。导致髋关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最常见原因是酗酒,类固醇使用和化疗。 这些我都没有,我也从来没想到年轻人会得这种病。”Qureshi曾去往不同的国家包括美国寻求非手术治疗。后来经过数月的调研,Qureshi决定去印度接受干细胞治疗,而不是把骨头取出或更换。 一个月前他来到了班加罗尔的一家私立医院,每天注射一剂量的干细胞,经过适当的治疗,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现在Qureshi正在恢复中,即将回国与家人团聚。
利用干细胞主要是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中国国内也有治疗案例。2011 年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学者发表论文称招募了100名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随机分配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BMMSC)或髓心减压术(CD)治疗。 治疗60个月后, 53 例进行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患者中只有2例症状加重。 在髓心减压术组,可随访的44名患者中10名症状加重, 不得已又接受血管化骨移植(5例)或全髋关节置换(5例)。可见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对于延缓或避免股骨头塌陷是安全有效的, 且能最大限度避免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国人民解放军骨科手术中心、西南医院和重庆第三军医大学的骨科也设计了类似临床试验,共招募8例(16个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 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A组只接受髓心减压术,B组使用髓心减压术结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8名患者随访12-42个月(平均23.5个月)。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两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定都显著改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A、B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但12个月后,A、B组之间差异显著:两组的股骨头坏死面积分别为18.13%+/- 2.59%和13.25% +/- 2.12%(P < 0.05)。 A组有患者术后12个月股骨头塌陷, B组同等级别的患者股骨头未塌陷。由此可见对于减轻病痛和推迟股骨头塌陷,髓心减压术结合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效果更好。
相信未来随着干细胞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技术越来越成熟,更多的患者将受益于该治疗措施而无需遭受手术的巨大痛苦。
知识补充:
髓心减压术:适应于股骨头坏死早期, 操作简单, 对于晚期患者疗效较差。 髋关节置换手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疼痛和关节功能,但创伤大,只能用于治疗晚期的股骨头坏死。
上一条:干细胞疗法克服不孕障碍
下一条:墨西哥建立新干细胞临床试点
预约咨询卡
Appointment consultation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