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骨密质干细胞可修复心脏

2016-11-072902点击

 

       最近, 美国天普大学医学院心血管研究中心为心脏衰竭找到了治疗来源—骨密质干细胞 (CBSCs)。 研究发现, 在心脏再生上骨来源的细胞比心脏细胞还管用。该研究论文出现在8月16日的《 循环杂志 》封面上。
 
       许多患了心脏病的人出院后心脏十分脆弱, 心脏功能不容乐观。心脏病治疗的主要挑战是早期干预,它是降低长期并发症如心脏衰竭的关键。
 
       天普大学研究人员发现骨密质干细胞(CBSCs)非常适合心脏修复。CBSCs是非常年轻的细胞,能将它们年轻的能量带给其他组织内成熟的细胞; 并且是亚全能的——跟新生儿一样,能分化成几乎任何种类的人体细胞。相比之下,心脏干细胞活动性不如CBSCs,它们更可能停留在原来的组织内而不会游动到其他组织。 高级研究员Steven R. Houser博士说:“该项目的治疗策略是在心脏病发作后进行干细胞注射。不过,目前只在动物身上进行实验。如果应用到人体,需要现成的干细胞能立即应用到临床。”
 
       为了研究骨密质干细胞如何在心脏中活动, 研究小组用绿色荧光蛋白对小鼠进行工程设计, 采集了小鼠的胫骨细胞并在培养皿中扩增, 然后将这些细胞注射到未进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患心脏病的小鼠体内。 对照组心脏病小鼠接受心脏干细胞注射。接下来的几周研究人员监控小鼠的进展,发现年轻的骨密质干细胞存活下来,甚至触发受损组织内生成新的血管。六周后,这些骨密质干细胞分化成心肌细胞。尽管比正常的心肌细胞小, 它们却有着同样的功能,能改善患者的生存和心脏功能。注射心脏干细胞的小鼠体内未观察到类似的改善,也没有分化的迹象。
 
       该研究结果与普遍认为心脏干细胞能分化的假设相悖, Houser博士说论文发表后引起争议也不可避免。他说:“细胞疗法试图使新细胞入住心脏,但是究竟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细胞,什么时候注射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该研究小组计划使用大型动物模型研究骨密质干细胞。如果也能得出类似结果,则安排进行小规模的临床试验。届时,将使用骨髓穿刺类似的技术从人类骨头采集骨密质干细胞。
 

 

×
客服热线

400-817-8855

客服QQ

776629964

预约咨询

预约咨询

预约咨询卡

Appointment consultation ca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