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从尿中提取诱导多能干细胞
来源: 广州日报
今后或可延长人的寿命
本报讯 (记者黄蓉芳 通讯员韩青海、李洁蔚、朱丹萍)一滴尿液,本来是何其微不足道,可是,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科研专家近日从中成功提取了诱导多能干细胞,在世界上尚属首次。该院科研专家正利用该技术,制作肾病患者的体外试药模型。
可将一个细胞变成一个器官
2006年8月, 日本的山中伸弥在世界上首次从小鼠成体细胞中获得功能与类似胚胎干细胞的 “诱导多能干细胞”,即iPS细胞。 这种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成功获得, 将已丧失分化全能性的成体细胞恢复了类似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让成体细胞“返老还童”。
由于这种细胞是从人体自身提取的,因而应用于人类疾病治疗,既有广泛运用的潜能,又不产生伦理问题,而且,因为是取自病人自身,如头发、皮肤等,不会产生免疫排斥的问题。从长期意义来看,今后运用到医学上,可以用于器官再造,将一个细胞变成一个器官,换掉已经病变的器官,从而延长人的寿命。
目前来源:提取难、易污染
外籍科学家Miguel Esteban说,目前,虽然人体的许多细胞组织都能够被诱导成为多能干细胞,但是,这些提取方法都存在着诸多问题。而且,这 些提取方法无一例外地都需要手术,“即使是取皮肤的成纤维细胞,也需要夹掉病人一块皮肤”。Miguel Esteban说:“这些都会给病人带来一定的 痛苦。”
新发现:尿液是理想来源
于是,Miguel Esteban带领的团队开始寻找一种能为病人们减轻不必要的痛苦的提取方法。最后,他们成功从尿液中获得了稳定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近期目标:建体外试药模型
Miguel Esteban透露,他们接下来将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建立体外试药模型,来了解病人的病症以及对某些药物有无副作用的反应情况。
“新药会有我们不知道的副作用,我们不可能拿病人做试药模型,”他解释,“于是,我们就可以用诱导多能干细胞做一个体外模型,用一种新药,在这个模型上反复试验,直到找到一种有效的药物。”
预约咨询卡
Appointment consultation card